孙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见大作家陆文夫。身为后辈作者,他滔滔不绝地阐述创作构想,希望获得指点。对方却一直沉默不语,只顾抽烟。最后问了他一句:你知道农村人怎麼沤肥吗?孙颙曾作为“知青”下乡十年,陆文夫也前不久才从落户十来年的苏北东海农场调回苏州。两人都幹过农活,知道在农村,大家积肥时会在地上挖个坑,把杂草、落叶、人畜粪便等堆入,然后盖上土,等发酵停当后再挖开,就能获得肥力十足的熟肥了。
三十多年后,孙颙功成名就,发表过多部富有影响力的小说,但依然对当年获得的点拨感激不尽。他跟我们分享创作经验:不要遇事稍有感触就动笔。碰到了拨动心弦的人物、事件,最好让它在心中酝酿成熟,用各种生活经历丰富它、充实它,最后落到纸上才不会浪费精彩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正出色的作品。
在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硕士项目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上,聆听这位当代知名作家分享创作经验,既荣幸又新鲜。本人中文系出身,教中文,又读了多年的閒书,对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一直讚叹不已,听完也觉得前辈作家的指点言之有理。创作需要积累,不可半瓶子醋晃蕩,自来如此。不过,沉澱生活经验,提高眼界素养的同时,多写多练也同样是一种积累。别想一口气吃成胖子,需要耐下心来学本事是对的。但在听来“玄妙”的薰陶素养之外,还有熟能生巧,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不是现在不能写,是写了以后别急着发,更别奢望一炮而红。
美国畅销书作家罗伯茨说,写作到了最后,不是艺术,不是手艺,只是一种习惯。心中有剑,手中无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卡塔尔世界杯排名_98世界杯决赛 - dylf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