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是原来的思想,认为电子商务成本低,事实情况是,现在电子商务的成本非常高,天猫店的成本会更高,产品成本20卖60还亏钱的情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来算个账。
1、天猫日常成本
保证金之类的就不说了,经营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最终是可以退的,所以这不能算成本。技术服务费虽然一年都有几万、十几万,但一般情况下技术服务费也都是能退得回来的,如果连退回技术服务费那些交易额都完不成的话,天猫也就不用做了。
咱来算算日常费用吧。
天猫的类目佣金一般在5%,类目不同佣金不同,但大致是这么个水平,咱们就取中吧,也别太纠结了。
营销费用是天猫运营的大头,包括钻展、直通车等买流量的费用,一般占到收入30%,同样也是不同店铺营销费用占比不同,但你说我不需要营销费用,全靠自然流量来支撑店铺,这个估计不太会有人相信,营销费占30%已经不算多了。当然这个量级对于不同销售额阶段的比例肯定不一样,所以大家也别太纠结这个数,觉得自己店铺只有5%的费用就够。
天猫店现在都要求是一般纳税人,所以逃税这种事情就不要想了,17%所得税该交还是要交的。
还有快递费和包装费,卖家因为发货量大,可以和快递公司签约,即便这样,平均每单5块钱的快递费还是要的。包装费按3块钱一单粗算。
先算到这里,我们做一个阶段性统计。
30%营销费用+5%佣金,60块钱销售额的话就是:
60元x(30%+5%)=21元;
增值税需要交:((60元-60元x5%)-20元)x17%=6.29元,就按6.3元算吧。
现在的利润还剩:60元-21元-6.3元-5元-3元=24.7元。
这里还没计算售后服务的成本。
2、人员和仓储成本
上面只算了销售成本,还有办公成本、人员成本和仓储成本,这些成本是电商的一大成本,并且这些成本都是相对固定的,仓储成本不固定,但仓储需要有前期投入,这两块成本用这24.7元能不能覆盖掉。
3、其实天猫不是这么算成本的
扯了那么多,坤鹏论来说一说吧,天猫计算销售和成本并不能以简单的销售价多少钱,成本多少钱来核算。比这个要复杂一些。
电商稍微精细化运营一点,可以把产品分为引流款、利润款、活动款、日常款等,不同运营对分类叫法有所不同,但大体是这个意思。引流款目的是为给店铺引流,各种广告投放也都会推这类产品,销量很重要。所以为了提高销量,提高转化率,一般这类产品都是不怎么挣钱的,甚至还会亏一部分钱,没办法,为了引流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买到一些特别超值的产品,比如2块钱包邮的LED灯光,快递费也不只2块钱嘛。把流量引进来后,店家最希望卖家可以买利润款,这样卖家才挣钱,如果不能形成很好的转化,也是没办法有利润的。活动款是专门用来报平台活动的,其实也是引流款的一种。日常款就是那种有些利润,但又不是特别高,也并不是店铺主推产品的那种。
核算是否可以赢利,也不是拿一款产品来说的,而是要看店铺整体利润率情况。如果引流款产品的亏钱可以通过利润款赚回来,那这种亏钱是可以持续下去的。如果不能,那就没戏唱了。
另外还要考虑到,同类产品其他店铺卖多少钱,月销量多少件。如果你的利润款产品正好是人家的引流款产品,那你怎么和对手拼?
销售额=客单价x转化率xUV
利润还需要同时考虑到客单价,比如客单价50块钱,利润率20%和客单价2000块钱,利润率10%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所以在考虑利润率的时候一定要把客单价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不同客单价操作方式完全不一样。
如果是自己囤货,还要同时考虑到库存周转率和周转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库存资金占压,要知道很多店铺都是死于高库存。别说天猫店铺了,当年的凡客不是差点也死于高库存么,虽然现在没死。
这两年都在说电子商务比较火,而游戏的热潮已经过去,但很奇怪,游戏还真的是不断有新的大卖的产品,一直创造惊人的现金流和盈利,而电子商务却一直创造惊人的广告费,没有一个电商企业是以自己的净利润和净利率称霸武林的。想起当初做优衣库时,大老板一句话就把我批得体无完肤,彻底从电子商务的惯性思维中警醒过来,“不赚钱还做个P啊,比线下赚得少还做什么线上。”
有的人做了3、4年电商,还弄不明白“成本”里包含哪几项。就像央视打星巴克咖啡,以为出厂价20元拿到手的产品,只要卖上40元,自己就赚了一倍。事实上,在今天,如果你在“天猫”开店经营,20元出厂价的产品,以3倍的价60元卖出去,结果也只能是亏本。
一般的商家
举个例子,杨子来帮大家做个测算,其实“成本”不止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整个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费用,最基础的来说,“成本”一共包括6大项:
产品成本(比如20元);
包装成本(内包装,外包装,吊牌,售后卡,包装耗材,比如是5元);
物流成本(仓储,快递,比如是12元,这里要说明,卖家说这不是“成本”,可以不包邮啊。但同学,对消费者购物过程而言,包邮不包邮,都是一次性支付,包邮的物流费用包含在其中,不包邮的消费者得加上快递费后一并付款,人家只要掏出多少钱都算一次消费?管你包还是不包自己的说法?所以快递是“硬成本”);
天猫扣点(平均扣点4%,60元销售价计算,是2.4元);
税收(就算平均8%吧,不要提网店不交税了,天猫店铺对应企业银行账户,不是私人的银行卡,所有交易一分钱的税都少不掉,那就是4.8元);
拍摄和制作费用(快消品尤其很高,还要模拍,以单件产品SKU上架看,需要拍摄,修图和后期制作等,算少点3%吧,所以是1.8元);
好了,上面6项成本,加起来是45.4元,占60元销售价的75.7%,而且是水涨船高,是销售的硬支出,不可能降得下来。
那么就是说,一件出厂价为20元的商品,在天猫卖出去60元,硬成本就占了75%以上,剩下的毛利为25%左右,是15元。
那么问问,你赚到了钱吗?
可怜的是,除了上面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更可怕,而可变成本分三项:
人工成本,就是说你要花钱养团队做电商,做天猫的成本,算少点6个人吧(运营,设计,客服,库管...),由于是天猫是公司化运作,员工的工资外,养老保险, 办公支出全摊上,在杭州不会低于7500元/人,那么每个月就是4.5万元。如果按上述“乘3倍销售”,你的店铺每月销售50万元,人工成本为9%。然而事实上,一般商家,人工成本能控制在15%之内的,就很不错了。
广告成本
,广告成本就是推广,卖流量,这是电商作为互联网产业,必不可少的支出,一般而言,广告的推广成本最少不低于销售额的12-15%。
超过20%也正常。按上述商品成交价60元为客单价计算,每月销售50万元,需要销售出8333件商品,每天需要销售277件。如果天猫平均转化率为2%,每天需要引入UV(人)数为13850人,假定广告占每日引入流量(UV数)的20%,那么推广需要引入2770人,在淘宝,营销主要通过直通车,钻石展位,促销工具(比如聚划算),假定平均花费1元引入1个用户,那么每天需要花费2770元(其实远远不够),那么一个月需要花费广告83100元,占50万月销售额的16%。
这两项相加,控制得好的情况下,约占销售额的22%-30%。
这就是说,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全贴进去了,没钱赚,或者最多打平……慢着,你真的没亏本吗?
还没完,要做生意,需要多少钱,库存得备多少货?还有资金链和库存的成本是多少呢?
继续,按上面,假定月均销售50万,则一年为600万元的总销售额。
按一年4季分解如下(假定平均售出率为80%):
1季度销售60万,需资金约36万,剩7万库存成本;
2季度销售100万,需资金约60万,剩12万库存成本;
3季度销售140万,需资金约84万,剩16万库存成本;
4季度销售300万,需资金约180万,剩36万库存成本。
加起来,一年做600万的生意,需要资金量在200万-250万之间。
在传统行业,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15%,那么这个生意还是不做的好:因为每年CPI如果上涨10%,你投入的200万,需要220万才会不贬值。
然后,上述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已经基本全开销掉,没钱可赚了,这里还多出来资金量和库存需要花的钱,这不亏得都底朝天了吗?
好吧,这就是“一般来说”的商家在天猫的经营逻辑,杨子敢肯定的告诉你:百分之90%的天猫商家都是如此,疲于奔命。
那么还有不一样的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卡塔尔世界杯排名_98世界杯决赛 - dylf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