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读懂K线,(https://xueqiu.com/3149474132/129935574)
从农民草根到南京首富,低调商人季昌群和他的“丰盛帝国”上市公司市值上涨240倍,这对很多公司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目标,强如腾讯这样的顶尖企业,达成这个目标都花了12年时间;然而在江苏,一个2013年上市的公司却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公司名叫丰盛,他的创始人叫季昌群,一个出身于安徽当涂农村的企业家。011986年,18岁的季昌群站在工地上扶着小推车,停下手中的工作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拭着额头上缓缓流下的汗水,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推土工。夕阳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与他一起忙完一天劳作的工人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做一个勤劳朴实的工人,工资攒着以后娶个老婆回家,再把自己儿时的梦想寄托给自己的下一代。望着缓缓落下的夕阳,年轻的季昌群却有着与其他工人完全不一样的想法。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工地上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并没有打消他儿时的梦想,反而更激起他顽强的斗志。02正如360创始人周鸿祎在《给那些仍旧在公司混日子的人》一文所写:“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是你自己。”既然选择在工地上工作,那就从工地起家。在工地上的那股拼劲使得季昌群很快从推土工晋升到施工员,慢慢地,他又当上了施工队长,接着,项目经理、分公司经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集团总经理,顺着工程公司的架构,季昌群一步步爬到了公司的最顶层,最后,成长为一个领导5000多人企业集团的总裁。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季昌群心中比谁都清楚,这一步步走来的太多艰辛。03季氏有三兄弟,分别是大哥季昌斌,二哥季昌群,三弟季昌荣,2002年,季氏三兄弟创立了丰盛集团,并由季昌群担任丰盛集团的董事长;2005年,季昌群整合集团旗下所有建筑企业成立南京建工集团,并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现了南京市属特级资质建筑企业零的突破。2006年,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季昌群成立丰盛能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建筑节能、再生能源利用业务。2007年,集团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先后建成大石湖生态园、谷里农业生产基地等生态农业项目,造福一方百姓。同年,季昌群领导丰盛集团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行业,计划在南京生产高端医疗设备。同时,在努力完成企业的开拓与发展的同时,季昌群通过自己卓越的表现当选了人大代表,当选人大代表后,季昌群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停止脚步,他率领集团与大族激光合资成立了南京丰盛大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南京大族科技工业园;同时,投资建设的丰盛科技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此项目为雨花台区软件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雨花的经济发展再立新功。伴随着一个个新公司的成立与发展,季氏三兄弟的“丰盛帝国”已初见端倪。04然而季昌群的“丰盛帝国”在起初的几年并不被人所熟知,为人低调的风格使得整个集团都显得极为低调。丰盛开始被大众广泛的知道,应该是始于2017年4月的海外机构在港股市场做空丰盛控股事件。那么,为什么会有海外机构盯上作风一贯低调的丰盛呢?时间回到2013年,那一年季昌群的丰盛集团在港股正式上市,名为丰盛控股。丰盛集团之所以会选择在港股上市,是因为他们当时“借”了一个“壳”。这个“壳”当年叫做汇多利集团,主营业务是生产日常家居电器用品,汇多利有次发股募资,找了季昌群旗下的一个公司“Magnolia Wealth”负责包销。可惜募资包销的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行情不好,没有卖掉的季昌群自己拿了,紧接着就把丰盛集团一部分资产装了进去,成了丰盛控股。中间来回倒腾和换股,季昌群依靠着他超强的商业头脑,到2014年,仅用了5亿港元就拿下了公司100亿股。这中间究竟是怎样的操作现已不得而知。2016年前后,丰盛股价在季昌群经营下达到了一个高峰,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这个从南京来的丰盛控股市值就从3亿暴涨至700多亿,翻了240倍。如此惊人的成长速度,当然引起了外资机构的注意,做空目标瞄准它也就不奇怪了。05自己在商业运作上的巨大成功让季昌群信心倍增,从工地上起家的他很清楚金钱有多么来之不易,但是现在钱却如龙卷风一般来得如此之快,季昌群很快有了更大的野心。想要让市值提升得更快,该怎么做?季昌群很快找到了答案——并购。2016年以后,丰盛控股不断并购,先是用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认购了衍生集团(06893.HK)大概23.8%的股票,总价2.95亿港元;接着收购了实力建业(00519.HK) 22.309%的股票,总价为4.36亿港元;然后就是以全部发股票的方式收购了高速传动(00658.HK)。也正是由于这样疯狂地并购,丰盛控股市值达到了历史高峰——也就是上文所说的700多亿。此刻的季昌群,已是南京首富。06然而,并购虽然能带来大量的资产,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负担。季昌群很明显也是知道这点,机智的他从2017年10月开始便将其名下的股权转让给兄弟季昌荣,到2018年7月完成所有变更手续后,季昌荣便成为丰盛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而季昌群则“金蝉脱壳”。实际上,从丰盛集团2018年债券半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报告期末实际控制人仍是季昌群。2018年12月25日,丰盛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有约12.8亿元到期债券未能偿还,涉及违约债券共11只。不仅如此,据丰盛集团2018年债券半年报内容,报告期末公司的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解合计就有96.74亿元,其中三胞集团及其控股的宏图高科分别借款7亿和1.5亿。报告还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丰盛集团尚未履行及未履行完毕的对外担保总额有89.37亿元,其中不仅有三胞集团的10亿元,2019年年中到期;还有新光控股集团的2亿担保余额,2018年12月26日到期。除此之外,丰盛集团还有各业各家数不清的债务,例如:长安信托12.5亿元,2019年3月到期,目前未付本息2528万元。平安信托17.92亿元,2019年6月到期,目前未付本息4639万元。等等,笔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丰盛控股同时也被业内质疑经营状况出现异常:2018年12月6日,丰盛控股在业绩披露前发布《股东特别大会通告》,曝出罢免核数师的消息;同时,原计划卖掉中国高速传动的计划也被迫中止。债务危机、糟糕的经营状况等等负面情况被逐渐引爆,季昌群一手缔造的“丰盛帝国”瞬间风雨飘摇。时至现在的2019年6月,丰盛控股已连续跌停,年初至今累跌67.78%,创52周新低。而季昌群此刻又在何处呢?无人可知。从工地起家,靠着自己不甘平庸的信念以及过人的商业天赋一步步成为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我们从曾经的新闻报道中依稀可见初成功时季昌群那为积极人民服务的身影:作为南京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和雨花台区十六届人大代表,季昌群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呼声,为一方百姓奔走。在他所提的代表建议中,既有自己关注的工程建设中建议明确亮化工程收费标准的内容,又涉及了关系民生的问题,如要解决好大型交通工程周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关于整体搬迁长期受污染社区的动议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重视,有些已得到了采纳落实……然而现在,物是人非,“丰盛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曾经的那关爱员工、关注百姓、情系民生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财富,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同样也能成为一个人堕落的根源。不知现在身在何处的季昌群,站在夕阳下望着太阳缓缓落下,有没有想起当年那个雄心勃勃的自己,那个关心天下百姓苍生的自己。急功近利的并购策略给他带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创造了3年240倍的市值暴涨,同时也造就了“丰盛帝国”海市蜃楼的假象。如果当年季昌群肯制定一个踏踏实实的发展战略,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发展实业,已经拥有大量产业的“丰盛帝国”,完全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尘归尘,土归土,就让这神话般的“丰盛帝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民逐渐淡忘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卡塔尔世界杯排名_98世界杯决赛 - dylf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