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荷,中国古代的常见蔬菜
蘘荷,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生姜是亲戚,不喜张扬的它喜阴耐湿,小河边,屋檐下,都是它最爱呆的地方。
虽说现在的蘘荷算不上常见蔬菜,可在古代,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周朝以前人们就开始食用它,西汉《急就篇》中有“老菁、蘘荷冬日藏”的句子,可以看出蘘荷这样的蔬菜是当时冬季主要的贮藏品种。蘘荷古称覆菹,菹的本意是腌菜,至今四川人还用蘘荷作泡菜。
腌渍蘘荷
蘘荷的叶子很像竹,平和地向四周伸展,当暑热逐渐退去,一个个蘘荷就会从根下长出,像清雅的荷花花苞,也像饱蘸墨汁的毛笔头,它携带着整个夏季的能量破土而出,那股辛辣或许就来源与此。
刚采收的蘘荷
“小荷”已露尖尖角,就是农夫采摘时。这时蘘荷最为鲜嫩,最为味美。农人轻轻将它从地里扒出,洗去上面温润的泥土,将蘘荷切成细丝,一种蘘荷特有的药香味便扑鼻而来,切成丝的蘘荷可以加些香油凉拌,但是南通人更爱的还是那口蘘荷炒青毛豆。
南通出产的“角角香”青毛豆
夏秋之交正是南通特有的“角角香”青毛豆饱满的时候,从地里拔下豆角,搬张小凳坐下,一会儿几把青毛豆便有了。将铁锅烧热,加些菜油,放入毛豆和蘘荷翻炒,不一会儿,一盘蘘荷炒毛豆便上桌了。
说起来蘘荷和“角角香”青毛豆有些佳偶天成的意味,蘘荷有股药味,吃来有些清苦,但是伴着毛豆的清甜,味道就好多了。而毛豆沾了些独特的蘘荷味,也变得更香,这两者少了对方,都会有些单调,有些落寞。
很多人年少时不喜欢蘘荷的味道,略略下箸便不再多碰,但是往往人到中年,或离开家乡,心里就会想起那盘蘘荷炒毛豆,那种清苦的味道,那份家乡情。
蘘荷做的菜肴味道很特别
不少南通的游子惦念家乡的味道,也曾特地在外地找过蘘荷,却在江苏其他地方很难找到,蘘荷为何是家乡所特有,南通人也做过研究。
东逝的长江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在宽阔的入海口沉积下来。时光将泥沙堆积成片片沙洲,冲积成陆的南通迎来了各地移民,所以南通方言,有南腔,有北调,又自成一体。
蘘荷原产中国南方,在四川,贵州,福建,湖南都有种植,蘘荷应是这些地方的移民带到南通,最终成为这里的一个特色。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蘘荷有祛痰、健胃、延年益寿之功效,如今重视保健的人们也开始重视蘘荷,种植蘘荷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蘘荷有特殊气味、驱虫效果明显,整个生长过程中无需施用农药,也无需施肥,对农人来说,是个好伺弄的蔬菜,也被人们推为理想的绿色食品。
日本料理中的蘘荷
凡是中国远古的蔬菜在日本都有市场,蘘荷在日本叫做“茗荷”,东京还有个叫“茗荷谷”的地方,可见它到日本的历史也很久了,日本视这种药食同源的“蘘荷”为神菜,在料理中广泛应用。南通的蘘荷也远销日本,作为这一独特植物,为南通人挣得不少外汇。
云一淡一轻,风一清一凉。
处暑,和夏天说声再见,
食一碗蘘荷,品秋光苒苒,
大自然的馈赠随之而来。
关于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卡塔尔世界杯排名_98世界杯决赛 - dylf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